【文化评析】以家风为镜 照见家国同构的文化根脉

新闻焦点 2025-09-14 21:19:51 89134

调查问题加载中,文化为镜请稍候。评析
若长时间无响应,家风家国无为而治网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评析】

  作者:沈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今年第3期《求是同构》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化根注重家风》。文化为镜文章强调,评析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风家国多年来,同构央视及山东、化根无为而治网河北、文化为镜湖南等广播电视台陆续推出《门楣之上》《国脉家珍》《守望家风》《成长》《齐鲁家风》《中国官箴》等一批关于家风题材的评析纪录片和专题电视节目,覆盖全国亿万家庭,家风家国为社会高度重视家教家风家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同构舆论环境,起到了成风化人的化根积极作用。

  “门楣”,指门框上端的横木,具有支撑门户的作用,泛指门庭、宅第、家族。更有一种精神的门楣,特指那些悬于门楣之上的匾额,挂于内庭之中的堂联,包括刻写在族谱宗祠里的祖训等。《门楣之上》题材关注到中国家庭常以“光耀门楣”为荣,“辱没门庭”为耻。家族先人往往将“忠、孝、勤、诚、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用为家训、家教、家规。正是这种立前世之法则、作后世之规矩的家风传统,成为家庭稳固、社会稳定的坚韧纽带。

  《齐鲁家风》在题材上不局限于传统认知的家风家训,而是着眼于“大家风”,涉及了诗书文化、孝道文化、诚信文化、家国情怀、廉政文化,乃至沂蒙红嫂、焦裕禄等现当代红色家风的历史传承。此外,像《国脉家珍》《门楣之上》等,也都是通过探寻家族家风延续的密码,展现家风的传承与发展,进而起到弘扬优秀家风的作用。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炼于门楣之上,在世代传承中转化为道德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历史上,一个个古老家族为了生存发展,把仁善之德与家国大义凝练成含义深刻的文字,成为蕴含道德理念、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

  在价值观日益多元、文化形式日益多样的今天,一批专注于讲述家风故事、挖掘家风价值的文艺创作,强调良好家风对个人修为特别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进而将千家万户的好家风汇聚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相信,这类旨在赓续优良家风的文艺创作,也会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汲取无限力量、弘扬中华文化。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8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本文地址:http://chuzhou.266588.com/news/542c8449861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盟友炸盟友” 美国为何极力撇清关系?专家分析→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和酒会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愿同学们劈波斩浪、勇毅前行

警惕!不法分子利用中小学生实施电诈(民生一线·暑期安全要当心)

图解丨多部门紧急拨款拨物 支持受灾地区灾后应急恢复

友情链接